中新網廣州3月15日電 (記者 唐貴江)公益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15日聯合廣州市云潤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發布了《2016年國內銀行卡盜刷全網投訴排行榜》。該份報告顯示,數據顯示,2016年銀行卡盜刷平均每例被盜近3.6萬元,65%銀行卡盜刷是通過快捷支付實現的。 21CN聚投訴主編潘俊珺稱,此次大數據報告的出爐歷時半年多,先后對128億條網上數據進行模糊匹配、語義抽取、中文分詞、提取關鍵詞等數據處理,并對剩下的4萬多條數據做了人工校對。 報告顯示,2016年全年,銀行卡盜刷全網公開的投訴量共7095次,信用卡和借記卡盜刷比例基本持平,平均每次盜刷投訴平均損失金額達35883元。 值得注意的是,報告中2016年盜刷投訴量月度走勢顯示,在3/4月份達到年度峰值后,相關投訴量持續走低,到2016年12月,相關投訴數量不到1月份投訴量的一半。 報告還顯示,從盜刷渠道看,快捷支付便捷度最高而安全性最低,占盜刷渠道比例的65%;其中,第三方支付盜刷占快捷支付盜刷的97%。 銀行卡盜刷投訴的解決方面,情況仍不樂觀。21CN聚投訴平臺數據顯示,2016年度,該平臺共受理銀行卡盜刷投訴1705件,較2015年上漲132%。截至2017年3月10日,聚投訴平臺2016年盜刷投訴僅29%獲得解決。 21CN聚投訴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2016年央行頒發的《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》中,已明確銀行承擔快捷支付資金損失的先行賠付責任,但在實際執行中,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相互推諉的情況仍大量存在。(完) |